乡愁?等“乡”陆续消失,以后或许就没有“乡愁”了。岂不闻,深圳的衡水籍作家王国华正在中国最年轻的城市里呼吁留住“城愁”。乡村城镇化了,乡愁也就城愁化了,是这样吗?既然没有了“乡愁”,雪野也就不用发愁“何物能寄托”了。
可是,雪野他们这一代人还偏偏要问“乡关何处”。《望乡书》中他就是以一篇《乡关何处》结尾。他的那个有几百年历史的村庄,很快会湮没在历史尘埃中,他的父老乡亲,抬头再望不见银杏树,望见的却是几栋高楼。雪野只好自我安慰说,故乡会转变为精神和观念的存在,“每个人都可以在心里建造一个自己认可的故乡”。
我勉强可以认同八零后一代心里的“乡愁”,尽管我认为他们可以从此淡化一下“乡愁”也未尝不可。当然他也说他已经认同了现在居住的大城市,还是“深层次的心理认同”,但是,他接着说了一番我不怎么认同的话。“随着年龄的增大,我越来越庆幸自己生在农村波音平台注册,是农民的儿子。”他说,“我在农村生活过,后来又到了城市,既能过穷日子,也能过富日子;既见过百姓生活的艰辛,也见过高官富贾的安逸,这种人生体验是相对完整的,这样才能了解真实全面的中国。相反,如果从小就生活在城市,可能再到农村体验生活的机会就很少了,就不会和土地、和农民建立起实质性的亲密关系,就缺少了了解这个国家、这个民族最重要的一个视角。”
我绝不庆幸自己生在农村,尤其是生长在1960、1970年代的农村,尽管我对此也没什么办法。只要有可能,我不要通过“穷日子”来让自己的人生体验完整。我不要通过挨饿受穷来了解“真实全面的中国”,我宁愿从小就在富足日子里建立真实全面的自我。至于是否和农民“建立实质性的亲密关系”,这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重要。
这就是六零后的农民后代如我,和八零后的农村子弟如雪野的区别了。我们成长在不同时代的农村,对土地和苦难的感情自然不同。尽管如此,我还是很羡慕他们家有那样一张来自1920年代的老照片。1920年代,我的父母相继出生,但我对我们家的那个时代无从记忆波音平台开户,也就无从说起。这也难怪我快把雪野的《望乡书》读成我自己的“忘乡书”了。
综合棋牌
棋牌平台最全资源
棋牌主页